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

九月九日,即农历九月初九,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——重阳节。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,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敬老、登高、赏菊的佳节。

在古代,九为阳数之极,而九月九日两“九”相逢,因此得名“重阳”。古人认为这一天阳气最盛,是避邪求吉的好时机。据《易经》记载,“六”为阴数,“九”为阳数,所以九月九日是两个阳数相遇的日子,故称为重阳。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,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,此后历代沿袭至今。

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有登高望远、插茱萸、饮菊花酒等。其中登高是最具代表性的活动,寓意着步步高升、事业有成。人们会结伴出游,或至山巅,或登塔楼,一边欣赏秋景,一边感受大自然的魅力。此外,还有吃重阳糕、喝菊花酒、佩戴茱萸等习俗。重阳糕寓意着步步高升,而菊花酒则有延年益寿的功效。插茱萸则被认为可以驱邪避灾,保佑家人平安健康。

2012年12月28日,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,将“每年农历九月初九”定为“老年节”,使这一传统节日更加富有现代意义,成为尊老敬老的重要节日。这一天,许多家庭会陪伴家中的老人一同出游,表达对他们的关爱与尊重,传承中华民族孝顺长辈的传统美德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